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及江苏省教育厅陆续公布了2025年度科研项目评审结果。我校在多项科研计划项目中取得突破,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1项、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青年基金项目1项,以及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科学(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重大项目2项、面上项目6项。
我校立项项目中,晁国杰博士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类)“基于富集效应的铜/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高效催化低浓度硝酸盐转化制氨”项目,立足资源循环与低碳催化前沿,为新型电催化剂的设计开发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崔颖博士负责的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青年基金项目“基于超临界CO?循环的煤/生物质混燃方法及机理研究”,面向国家“双碳”战略需求,探索新型能源清洁利用路径,体现出我校在绿色能源技术方面的科研积累。以上2项青年基金项目均依托学校江苏省新能源汽车节能与电池安全工程研究中心相关团队在此领域持续多年的科研攻关。
高水平科研项目是青年教师成长成才的重要阶梯,也是学校构建高水平科研体系的核心依托。此次立项不仅在数量上实现新跨越,更在项目层次和学科分布上呈现出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良好态势,充分反映出我校基础研究能力的整体增强和科技人才队伍的日益成熟。该批项目的实施,将显著增强我校在先进材料、能源环境、智能制造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储备与技术支撑能力,进一步推动跨学科交叉与产学研深度融合。该类项目的获批,不仅为我校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了高起点扶持和关键性支撑,有效激发其开展创新探索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凝聚形成一批结构合理、视野开阔、攻关能力强的科研创新团队,为学校职业本科教育和技术学科建设工作夯实基础。
学校科技产业处将以此次项目获批为契机,进一步优化科研组织模式,深化“有组织科研”与“有组织转化”双轮驱动,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产业需求,凝练重点攻关方向,依托“平台+团队+项目”一体化机制,系统性推进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技术攻关相结合。以更多具有显示度的科研成果为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撑。
(科技产业处 撰稿:柏双友;审核:钱晓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