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双创达人”初长成

发布者:魏艳发布时间:2017-03-07浏览次数:782

中国教育报  201737日  10

    本报记者 钟伟 通讯员 刘登明

 

   

    “我的小发明,大多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灵感,而学校科技协会定期的‘头脑风暴’会对这些灵感的可行性进行讨论,进而付诸实施。”2016年毕业的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学生王康,在校期间成功申请16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参加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

    像王康这样的创新创业“小达人”,其实在无锡职院还有很多。2013年以来,无锡职院已有58件学生发明制作类、创业类和创意类作品在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无锡职院党委书记朱爱胜认为:“短短几年能有这么大的收获,主要得益于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逐步形成了课堂教学、项目训练、科技活动、企业实践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课堂教学孕育“专利达人”

    李亚清是无锡职院机制(11033)班学生,在学习“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等课程中,受课堂上老师讲授的创新案例启发,萌生了设计系列大蒜收获机械取代人工挖掘的想法。大二时,他开始设计“地底作物收获机”,并请“机械设计”课教师朱耀武帮助检验、校正。此后,他又接连设计了“作物收割粉碎机”“果实粉碎机”“大蒜根切削机”,不到一年就获得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证书。

    2016年毕业的王康更“牛”,他大一加入学生科技协会,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用于科技创新实践,在校期间成功申获16项专利。其中“气动摩擦离合制动器检测装置”“可变轴距飞行器”在2015年第十届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荣获一等奖,而“可变轴距飞行器”就来自控制技术学院专业教师李霞的一个课题。

    “除了在基础课、专业课中融入创新创业内容,学院还开设了‘开发你的创新能力’‘创业综合实训’等必修课和选修课,并在重点专业中开办创新教育试点、虚拟创新班,挑选专长突出的苗子实行导师制和项目化教学。”无锡职院副校长顾京说,在这样的教学生态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项目训练成就“科技明星”

    201611月在南京举行的江苏省高校第十三届大学生物理及实验作品创新竞赛上,作为全省高职院校的唯一参赛院校,无锡职院在与近50所本科高校同台竞争中,由周叶凡、葛伟华、吴星宇研制的“便携式电路断点检测仪”和赵正东、封功业、温发亮研制的“电磁动力无绳升降电梯”均斩获一等奖。

    除了团队明星,更有个人明星。应用电子(31431)班学生渠超颖2016年主持和参与完成的5个创新项目,在第十一届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得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其中由他主持的“自动墙壁绘图机器人”荣膺一等奖后,入选全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作品展。

    “学生的获奖科技作品,大多来自学校创新实践训练项目。我们不仅给学生团队配备指导教师,还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和资金支持。”据无锡职院副校长华坚介绍,自2004年启动学生创新实践训练项目以来,学院共立项1000余项,投入资金500多万元,配备指导教师150多人次,参与学生1万余人次,从中挑选的结题项目参与各级各类大赛屡获大奖。

创业平台孵化“创客团队”

    生产自动化专业2012届毕业生韩园,大一时从创业课程中学到现代电商经营模式后,从网上卖日用品做起,不断积累经验和资金。毕业后,他在教师朱益新的指导下,与同学筹资6万元创立无锡舌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顾客提供高品质、个性化的鲜果产品与服务,并不断扩大营销渠道,如今他的“舌尖果园”已成为无锡鲜果第一品牌。

    与韩园不同,营销专业学生曹亚清大二时入选创新教育试点班后,与两名同学合伙在校内创业街开办千里达自行车行,成为当时街上人气最旺的学生自主创业项目。2013年毕业后,曹亚清先后在无锡市和南通市创办两家千里达自行车旗舰店,生意越做越大。曹亚清说,没有学校创业街的历练、创新班老师不遗余力的指导,就没有他的今天。

    为让更多学生投入创业实践,无锡职院先后建设了中桥校区创业街和太湖校区创业街,所开店铺都由学生经营管理,每月只需缴纳100元管理费,房租全免。此外,学院还在中桥校区建成大学生创业园,为5年之内的毕业生来园创业提供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无锡职院校长龚芳红认为:“高职院校不仅要把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渗透到课程体系中,还要为学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提供相关训练和实践项目,更要为有志于创新创业的毕业生提供多类创业服务,促进创新创业成果的转化和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