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乘势而为,专业围着产业“转”——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助推区域物联网产业和智能制造发展的实践

发布者:魏艳发布时间:2016-08-30浏览次数:933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机械技术学院教师马俊峰(右)、俞张勇在对柔性桶身翻转设备进行接线。

马俊峰、俞张勇、唐立平、杨海霞4位教师为无锡四方友信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柔性桶身翻转设备,目前已进入接线、调试阶段,今年9月将装上公司生产线替代人工操作,不仅每分钟可将10个钢桶翻转180°,还能满足不同规格钢桶的生产需要,既高效又安全。魏艳


本报记者 钟伟 通讯员 刘登明

今年2月,江淮汽车重型商用车基地上马总装车间中控系统,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控制技术学院教师吕雪丽主持研发任务后,带领项目团队紧锣密鼓进行系统设计与开发、现场实施调试、开展客户培训,5月项目完成后,实现了设备远程监视、生产物流调度与监视、过程数据实时采集等生产组织过程的智能化管理,使总装车间真正实现精益生产、透明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运行效率。这是物联网技术为企业带来的全新体验。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江苏无锡已集聚国内外物联网研发机构30余家、物联网企业2000多家,形成覆盖信息感知、网络通信、处理应用、共性平台、基础支撑五大架构层面的物联网产业体系。

  “机器人与物联网是未来制造业的核心。高职院校理应乘势而为,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朱爱胜介绍说,无锡被国务院批准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后,学校率先创建以人才培养为重点的国家级物联网示范校和服务区域物联网与制造业加速融合的智能制造工程中心,有力助推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智能制造的发展。

改革体制机制 培养物联网应用类人才

  “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之一,是要拥有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龚方红告诉记者,学校抓住国家建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江苏)试验区和无锡市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的先机,在2010年提出创建国家级物联网示范校项目、2011年被列为江苏省和无锡市重点改革项目后,随即进行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将电子与信息技术学院改组为物联网技术学院、机电技术学院改组为控制技术学院,并聘请校外博导、院士担任物联网技术学院院长、专家,同时加强引进和培养博士、教授,以培养物联网技术应用类专业人才为重点,加快推进国家级物联网示范校建设,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效提供人才支持。

  在走访调研长三角地区70多家企业的基础上,无锡职院紧贴物联网核心产业、支撑产业和带动产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紧锣密鼓地开发了物联网应用技术等5个新专业,改造了应用电子技术等5个老专业,并使之形成的物联网技术应用类专业群,与服务传统装备制造业核心产业、关联产业、附加产业的专业群相融通,走出一条专业转型与产业转型相契合的新路子。与此同步,学校从2011年开始招收物联网应用技术等新专业的高职专科生,2012年开始与江苏大学联合招收物联网工程等专业的高职本科生。

  由于物联网产业发展处于“婴儿期”,无锡组织各方力量共同开发与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相匹配的职业标准“技能绿卡”。无锡职院参与开发了无锡市大学生引育就业“技能绿卡”职业标准,并根据职业标准,运用学校2009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的“系统改革高职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所形成的课程开发技术,加快开发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物联网技术应用类专业课程,教材全部是校企合作开发的校本教材,课程内容既与职业标准相对接,又与企业实际需要相吻合。

  与此同时,无锡职院建成的江苏省传感网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不仅完成了无锡市物联网与云计算产业资金项目“物联网应用方案大型演示与测试验证服务平台”,还研制出40台套物联网应用系统实训装置和物联网应用技术综合实训台,被省内8所职业院校购买并应用;利用部、省支持的680万元专项经费建成由传感器应用与检测技术等8个实训室组成的全国首个国家级物联网实训基地,搭建起运动机器人、轨迹再现机器人、基于视觉的并联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综合应用四大实训载体。

  此外,无锡职院还将优质教育资源向同行辐射,牵头组建全国物联网专业与课程建设项目组,负责制定高职物联网类专业目录、开发相关专业和课程标准;受教育部委托,牵头起草了物联网专业和智能制造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联合全国18所高职院校、30家行业企业单位,主持开发建设了国家级物联网专业教学资源库,在此基础上完成的“两级跨界互动模式的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获2014年度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政行企校合作 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基地

  以物联网技术融入制造业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方面和主攻方向。江苏是制造业大省,无锡更是制造业高地,目前全市工业企业超5.1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居全国大中型城市前十。随着政府积极推进、企业热度升温,无锡及周边地区物联网与制造业融合不断加速。

  “发展智能制造,基础是生产自动化,核心是机器人和物联网技术,关键在于示范引领。”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原院长戴勇分析说,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到底是什么样?企业心中没底,需要示范引领;采用物联网技术进行智能化改造的方案制定、针对流程型和离散型制造企业的系统选配、各种硬件和软件的合理匹配、各种不同系统的接口技术等,更需要技术支持,而这些技术问题大多属于基础工艺和基础技术领域,与高职院校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领域十分契合。“学校主动助推先进制造业发展,在参与无锡市感知工业、感知交通等6个示范项目的同时,牵手一汽锡柴、无锡威孚集团等企业合作共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制造工程中心应用示范’项目。”

  由政行企校四方合作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的集科研、生产、培训于一体的“智能制造工程中心”,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分为生产应用集群和技术研发与服务培训集群。整个工程中心用工业物联网技术将自动化制造加工设备与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商务电子化“五化融合”,不仅让企业直观了解到什么是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增强了开展智能化改造的信心,而且成为无锡科教产业园区工业服务基地、江苏省中小企业工业机器人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先进制造技术促进与服务基地等。

  依托这一示范基地,无锡职院出台一系列措施鼓励专业教师开展科技创新,服务企业智能化改造。2013年以来,教师团队研发的气门油封自动套弹簧机、橡胶配料防错系统、生产线智能物流系统等产品和软件,在江苏恒立高压油缸股份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技术改造中成功应用。同时,为北京中科远洋科技有限公司等150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全自动六通道前处理仪开发与研制、印刷电路板测试自动生产线、集成化物流管理与监控系统等技术服务168项。

  在助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教师的科研水平水涨船高。6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中,获批2个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68项厅级以上立项课题中,有2项列入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此外,牵头起草的2项行业标准由工信部颁布,牵头申报的《生产现场可视化管理系统技术规范》国家标准获立项,不断为智能制造提供智力支持。